一、高密度黄颡鱼养殖技术-饲料品质:
饲料质量对养殖效益起着绝对性的影响,在养殖过程中投喂优质饲料,黄颡鱼更容易吸收转化,出肉率高,品相更好。同时,优质原材料可大幅降低鱼类因原料毒素引起的机体损伤,降低了鱼病带来的风险。
目前市面上流通的黄颡鱼饲料品质良莠不齐。同等蛋白,有的价格差异1000元/吨,对刚进入黄颡鱼养殖的朋友造成了选择的困难。
近年来,随着广大养殖户养殖技术不断成熟,养殖密度和产量也不断提高。亩密度可达到30000尾以上,最高亩产可达5000斤左右。为此,选择优质高档饲料成为养殖黄颡鱼最基本的要求。
二、高密度黄颡鱼养殖技术-投喂技巧:
黄颡鱼在养殖的不同阶段,对饲料的营养和粒径有着不同的需求。黄颡鱼养殖饲料投喂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养殖中后期,饲料日投饵率在1%~2%之间,但黄颡鱼吃食受气候、温度、水质及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较大,应根据具体吃食情况,灵活调整每天的投喂量,避免造成饲料浪费,同时降低应投喂不合理带来的发病。
三、高密度黄颡鱼养殖技术-溶氧充足:
高密度养殖,尤其是在7-8月高温时期,因养殖密度高、吃食量大易造成池塘溶氧不足,应合理配置增氧设备,定时进行增氧,保障塘口溶氧充足。
目前,两湖地区增氧方式主要以底增氧、叶轮机增氧和涌浪机增氧为主。高密度养殖叶轮机增氧可以对塘口进行大范围增氧,每亩配备增氧机至少1kw以上,这样才不会造成溶氧不足。
晴天下午一般在13:00~15:30之间定时打开增氧机,而且夏季由于温度高在投料和晚上的时候容易造成缺氧,所以增氧机是不能停的。溶氧不足将影响饲料蛋白的消化吸收,当溶氧低于1mg/L时,黄颡鱼将绝食,甚至出现活力不足、“浮头”等现象;当溶氧高于5mg/L时,吃食旺,饲料蛋白消化吸收率也达到75%以上。因此,应时刻注意池塘溶氧变化,保持在5mg/L以上。
四、高密度黄颡鱼养殖技术-水质管理:
拥有良好水质,是整个养殖投入是否成功的根本性保障。尤其在投料高峰期,池塘水质经常出现亚硝酸盐,氨氮等指标超出正常值。
因此,我们需定期使用生物制剂肥水、解毒和改底,降低亚硝酸盐、氨氮含量;另外,塘口可以适当种植如水葫芦、革命草等水生值物,有效吸收池塘累积的氮源。一般种植面积占池塘面积的3%-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