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颡鱼养殖技术-苗种的培育
黄颡鱼苗种培育一般用水泥池培育和池塘培育。不管哪种育苗方法在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前必须经过7天的驯化。
①水泥池培育:一般选择面积为10—20㎡,水深一般以0.7米左右为宜,水体要含氧量充足(不低于4mg/L),可使用底氧99、速氧循环持续增氧。仔鱼入池密度可达10000—15000尾/m3,待鱼苗长到1cm左右需分池培育,培育至5cm即可。鱼苗1cm以前需用40目的网布滤去大型浮游动物,1cm以后则用纱布滤去杂质即可,在1.5—2cm时可用甲鱼饲料用水搅拌成团状投喂,直至下塘。
②池塘培育:一般以3—6亩为宜,要求水源条件好,光照充足,通风条件好。池塘育苗需先清整修补池塘,投苗前10—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、百毒力克全池带水消毒,杀灭病原体和野杂鱼,投苗前一个星期左右用氨基肥肽+丰藻碧水安肥水,投苗前2天用碧水99或碧水源解毒,投苗前一天用40目网布清除池塘大型浮游生物、蝌蚪等,同时投苗前可用小网箱做试水实验。
投苗密度一般6—8万尾/亩一次放足。在鱼苗2cm之前不用投喂饵料,但是要做好肥水工作以保证池塘内浮游生物的量,鱼苗长至2cm时可用甲鱼饲料用水搅拌成团状投喂,待鱼苗长至3.5cm即可配合投喂人工配合饲料。
黄颡鱼养殖技术-投苗管理
黄颡鱼养殖池塘要求池塘淤泥薄,池底平坦,淤泥不超过10公分,底质最好以沙质土为好,面积以3~5亩为宜,水深1.5~2米并要求池塘保水、保肥力较好。鱼苗投放前应做好清整修补池塘工作,在投苗前半个月左右用生石灰、漂白粉等药物消毒,用碧水99或碧水源解毒。选择晴天放养,鱼种大小规格一致,一般投苗密度5500—8500尾/亩(4—5cm左右),并在苗种长至7cm时需套养一定数量的花白鲢、鳙鱼苗种(200~300尾/亩)。
黄颡鱼养殖技术-饲养管理
黄颡鱼习性昼伏夜出,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,喜食“活、腥、软”的饲料,可将小鱼、小虾、螺蚌肉、畜禽加工下脚料等动物性饵料绞碎后,用土面粉(次粉)作粘合剂,充分搅匀成团状后,放在饵料台上投喂,大规模养殖可投喂人工配合颗粒饲料。
为便于观察鱼的摄食情况,在池中搭设饲料台,投饲要做到定时、定位、定质、定量,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2%~5%,并按水温、天气及鱼的摄食情况而灵活掌握。一般每天上午8~9时、下午5~6时各投喂一次,上午投喂一天投喂量的1/3,下午投喂2/3。同时在日常管理中应定期拌喂保肝护胆型保健药(茵胆平肝宝、保肝宁)。
黄颡鱼养殖技术-水质管理
黄颡鱼喜清瘦且含氧量较高的环境,一般10天左右加一次外源水(每次10—15cm左右),保持水体透明度在35cm左右。
主要措施:
1、泼洒生石灰。每月每亩用10~15千克生石灰全池泼洒。
2、泼洒EM菌(EM6强生原液、益菌80)。EM菌可改善水质。
3、改善底质。5~9月份每15~20天用底质改良剂(底霸99、硝氨速净),可净化水质,降低氨氮,硫化氢,消除重金属离子及亚硝酸盐,改善水域底质环境。
4、更换新水。一般5月份前每15~20天加水一次,6~8月份每10~15天加水一次,加水时间以白天为宜,保持水体溶氧不低于5毫克/升,建议使用(底氧99)增氧。